2007年12月24日 星期一
減碳政策&推廣
行政院逾全面推廣油氣(LPG)雙燃料車
並擴大購買雙燃料車誘因,每輛車可得5萬元補貼,鼓勵車商生產雙燃料車
另5年內興建完成150站加氣站,每站新建補貼由700萬調高至840萬元。
文章二:綠色供應鍊平台SOP 兼顧減碳與扶貧
聯合國結合多全球性組織,推動一項SOP計畫,稱為「永續星球計畫」
由企業提供資金,支持南半球發展綠色產業,兼顧南北半球的平衡發展。
文章三:行政院CO2減量新目標 2025年回歸2000年基準
行政院副院長裁示2025年CO2 降至2000年水準,納入「能源國家型計畫」
邱義仁前天已簽署「行政院能源政策及科技發展指導小組會議」紀錄。
文章四:美眾議院向芝加哥氣候交易中購買碳排放額度
美國芝加哥氣候交易中心宣佈與美國眾議院簽訂的「碳金融工具」合約。
將溫室氣體排放量做等比例金額的抵銷…
此項金融制度是全球首創,合法約束溫室氣體排放減量、登記和交易的機制。
文章五:減碳抗暖 花蓮推廣中秋不烤肉
花蓮縣環保局試辦「不讓嫦娥吸二手煙」活動,呼籲民眾為了地球減碳、抗暖化,減少烤肉機會。
傳統炭火烤肉所產生的煤煙,對人體的不良影響比等量的香菸高12倍。
心得:
現代進步後開始關心地球的變化,許多政府也陸續推出減碳政策
政府政策最能影響企業的方針,使他們往綠色企業發展
政府可推廣或施行強制性的限制,
這是一項好的發展,也期望二氧化碳排放量能真的回到從前!
2007年12月10日 星期一
綠色風能源
一支可產生500瓦的風車經過蓄電,足以供應全家照明!
小型風車已發展出1.2~1.5m/s微風都能發電,風過大時可自動煞車。
電力中斷時,還可以利用風力發電來做為通訊救災之用。
文章二:能源再生‧全球浪潮
在所有再生能源中,腳步最快的是風力發電。
4月苗栗竹南到後龍沿海立起25支風機,是全亞洲裝置容量最大的單一風場。
文章三:風中的玄機-農民採「風」錄
不足一英畝的地,設置一座風車發電,一年就能賺美金2000元。
風車不會妨礙到農地耕作或牲口放牧,可充分享有實質土地利用和利益。
文章四:「大風車」是景觀更是產業
內蒙古、新疆巨大的風車迎風旋轉,獨特景觀就是新能源開發的風力發電。
中國風能資源儲量居世界首位,達2.5億千瓦。
文章五:Volvo瑞典廠用綠能 全球首創生產過程無CO2排放
比利時的重型卡車工廠,擁有3座風力發電廠,可供應工廠一半的電力需求。
其餘的電力則來自於比利時能源公司Electrabel所供應的認證綠色能源。
心得:
雖然還有很多問題未解決,但風力與太陽能都是未來可期的綠色能源!
可降低汙染物的排放、能源的消耗,又能產生電力。
而風力又不像太陽能受日光有無的影響
相信他在發電上的比例也會越來越高!
2007年12月7日 星期五
地圖整理(11~15週)
檢視較大的地圖
第十二週-氣候異常
廢物、環保與能源
種植甘蔗可淨化空氣外還可製糖或發展生質能源
甘蔗能吸收大量二氧化碳,釋放大量氧氣。
文章二:新式處理系統 將禽鳥廢棄物轉換成生質油
高溫分解單元組能將禽業廢棄物轉換成生質油,直接在養禽場內進行燃燒,
減少對環境衝擊並顧及生物安全,提供了一個很經濟的廢棄物處理系統。
文章三:生質能源 原生甘藷翻紅
甘藷可產製生質酒精,摻配在汽油中,就可替代部分汽油
市上食用甘藷,不符生質能源要求,原生甘藷塊莖粗大,才能提煉出能源。
農全台每年有22萬公頃休耕農田,適合發展生質能源產業。
文章四:中國力推燃料乙醇試點 330萬噸玉米變能源
將玉米加工提取成燃料乙醇,不僅開拓能源,也拉動玉米價格上漲。
與普通汽油相比,
使用乙醇汽油的一氧化碳的排放可降低7%,碳氫化合物可降低48%。
文章五:豬糞也能變成生質能
為解決畜牧廢水對河川的污染,環保署推動養豬廢水資源化,
將豬的糞尿轉化為生質能源,由源頭進行污染減量,並希望能減少甲烷之溫室氣體排放。
心得:
生質燃料既可降低石油使用量,又有助於生態環境
是個非常便利的東西,雖然還在起步,但未來可待!
但是農作物提煉生質燃料的話,就必須注意產品因為需求量變大
市場價格也跟這提升的問題,以免變成人民的負擔!
2007年11月28日 星期三
氣候影響生態
北美華府和維吉尼亞州等地創下當地冬季最高溫紀錄。
原本春天才會開的連翹和櫻花,都提早綻放。
題目二:氣候異常溫暖 俄羅斯熊遲遲無法進入冬眠
西伯利亞西南部森林,因天氣太暖和,導致熊無法像以往一般冬眠所致。
哺乳類動物通常在10月到11月進入冬眠期,
但在天氣不尋常地溫暖,到現在還沒有冬眠的欲望。
題目三:氣候異常破壞棲地 鯝魚棲地向高山上退縮
研究團隊發現三民鄉楠梓仙溪保育類高身鯝魚及鯝魚受全球暖化的影響,
棲息地也發生變動,族群也因此消長。
鯝魚性喜冷水,一直向高山上退縮,導致高海拔水域根本沒有鯝魚行蹤。
題目四:世界自然基金會演行動劇 呼籲搶救生態環境
加拿大政府雖簽署京都議定書,但至今尚未付諸行動。
基金會執行長蘭格爾女士表示,全球暖化,氣候異常,
環境遭受嚴重迫害的現象愈來愈嚴重,野生生物自然生態環境惡化。
題目五:蟲害、氣候異常致白蘿蔔量少質差 雲縣農民慘賠
白蘿蔔季節一般可種植2季,分別為農曆7月及10月,
雲林沿海地區的白蘿蔔,受到天候異常,氣溫變的相當酷熱,造成生長停滯,
出現龜裂或長不大,品質又不佳。
心得:
人類科技的進步與開發造成氣候異常,氣溫異常又影響了環境生態!
大自然是由食物鏈構成,一方失去平衡,整個都會跟著不穩定…
結果最後損失的還是人們。
我們目前已無法解決這個問題了,所以只能盡量改善(ex:二氧化碳的排放)
以延緩氣候對生態及人類的影響!
2007年11月27日 星期二
地震(46-51+學長)
47號 邱德誠,防震防災的重要性
48號 張佩玉,2007年之五則地震新聞與心得
49號 楊雅儀,印象最深的ㄧ次地震
51號 張力云,無
電子四甲 49590303 吳昀澤,地震震出對環境的危機感
電子四甲 49390005 林信宏,地震與環境
電子四甲 49390035 黃軍皓,地震&環境
電子三甲 B9642314 魯乃綸,無
2007年11月20日 星期二
地震災害
柏崎-刈羽核電站受到了地震的影響,放射性廢料約100個桶翻倒。
此外,一些有輻射的水和氣體也出現了洩漏。
核電站抗震能力達到里氏6.5級,但發生地震強度達到6.8級。
文章二:2005年印尼地震 造成大量珊瑚礁死亡
最近在印尼亞齊省外圍,發現2005年3月地震造成的大量死亡珊瑚礁。
他們發現整個島嶼上升超過1公尺,導致珊瑚暴露而造成空前死亡數量。
文章三:祕魯震災雪上加霜 落塵導致呼吸道感染擴散
祕魯大地震後,皮斯科空氣中充滿浮塵,造成呼吸道感染問題。
衛生部已經將呼吸道感染列為可能爆發的疾病之一。
文章四:薩雷茲湖恐將破堤 中亞4國面臨危機
天然的水壩支撐著薩雷茲湖,然而這座水壩卻可能因大規模的山崩而崩壞。
巴唐村的居民已在上週接受水壩破堤緊急應變程序的訓練。影響到此區約600萬人民的生活。
文章五:爭地震測報時效 氣象局增點觀測
地震測報就像跟時間賽跑,921後氣象局不斷改進地震的測報速度。
增設了49個地震站,預測地震則靠150個衛星定位觀測站。
心得:
大自然的災難是最難以避免的! 我們縮短了偵測時間
卻無法知道地震會震垮水壩、翻倒核燃料桶。
人類能做的僅是,把問題想的更深遠、預防做得更徹底!
就像核電場跟水壩等建築上,也許南亞的9.1級的地震難以預防其災害,
但是常發生的6、7級地震在建構時就有預防的必要!
報告整理(4~8週)
檢視較大的地圖
第四週,渥太華, 國會大廈
包括中心的和平塔,後面的維多利亞圖書館,東邊的參議院,西邊的眾議院,
第一代建築毀於大火,現為重建的第二代。
------------------------------------------------------------------------------------------------------
第五週,印度, 宗教社會
印度被稱為「宗教博物館」,最盛的是印度教,
印度教將人分為四種性:婆羅門、剎帝利、吠舍和首陀羅。
------------------------------------------------------------------------------------------------------
第六週,祕魯, 馬丘比丘
馬丘比丘意指「古老的山」,是秘魯文化的遺跡,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有壯觀的片梯田,位於海拔2400的山脊上。
------------------------------------------------------------------------------------------------------
第七週,約旦, 尼波山
為摩西眺望應許之地的地方,也是基督教的聖地,
上面有生鐵鑄的摩西牧羊杖做標誌,還有摩西的紀念教堂。
------------------------------------------------------------------------------------------------------
第八週,澳洲,烏魯魯岩
烏魯魯意指「見面即會之地」,是世界上最大的獨立岩石,砂岩,
也是世界遺產之一,會隨太陽光角度呈現出不同顏色。
2007年11月3日 星期六
Australia-烏魯汝
烏魯汝位於澳洲的北領地,在愛麗斯泉市西南470多公里處,在烏魯魯國家公園內。
烏魯汝(Uluru),過去稱為艾爾斯岩(Ayers Rock,又譯艾雅斯岩),現恢復澳洲原住民語稱烏魯汝(中譯寫法有烏魯魯、烏奴奴等),長3.6公里,寬2公里。周長約為9.4公里,高出周圍平地約384米。
是世界上最大的獨立岩石。為橢圓形紅色沙岩,能隨太陽照射角度不同而變色。
烏魯汝於 1873 年首先被歐洲探險家 William Gosse 所發現,他當時從遠處望到一座非常壯觀的山頭,走近並攀登上岩石後,他才發現這座“山”實際上是一塊從平原大地中凸起的巨石。他用當時南澳洲殖民地總督的名字亨利‧愛爾斯 (Henry Ayers) 命名了這塊岩石。
1987 年愛爾斯岩被規劃為“烏魯魯國家公園”,並列入世界自然遺產的保護名單中。
“烏魯魯”的意思是“見面集會的地方”,這裡的原住民是阿男姑人(他們自稱 Anangu﹐由 Pitjantjatjara 和 Yankuntjatjara 兩族構成),是被賦予維護這塊聖靈神地土使命的後繼者。
澳洲中部的紅色大地,由獨立巨岩烏魯魯(愛爾斯岩)和群岩卡達族達(奧加斯岩),構成了這片沙漠中最美麗的景色。
1985 年當時的澳洲政府將烏魯魯國家公園正式歸還給阿男姑人,目前由他們負責管理。
根據地質,6 億年前烏魯魯所在的阿瑪迪斯盆地被造山運動往上推擠,使原本在海底的山脈形成兩個沖積煽,到了 3 億年前,新的造山運動又將這兩個沖積煽推出海面,呈現 90 度直角拱起的是烏魯魯,而卡達族達則以 20 度的斜角聳立,經過日經月累的風蝕,形成今日我們所見的獨立巨岩和岩群。
在原住民稱為 Tjukurpa的創世紀裡,烏魯魯是兩個男孩在雨後玩弄泥巴所創作的傑作,對於阿男姑人而言,這個傳說並不是夢境,他們相信烏魯魯的地理環境都是祖先們所留下的軌跡。先人們在創世紀中,一邊征戰一邊創造了山脈與河流,他們將能量遺留在大地上而烏魯魯正是所有能量及精神的匯集地。
※電影「在世界中心呼喊愛情」就是在這邊拍攝的。
資料來源
澳大利亞旅遊資訊網,艾爾斯:http://www.aubest.net/big5/ten/ten-8.htm
Wikipedia,烏魯汝: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7%83%8F%E9%AD%AF%E6%B1%9D&variant=zh-tw
2007年10月23日 星期二
Jordan-尼波山
約旦哈希姆王國,
北臨是敘利亞,東臨伊拉克,東南臨沙烏地阿拉伯,西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
Google Map
Mont Nebo(尼波山,或稱摩西山)在Madaba(馬達巴)西邊。
絕對位置:東經31度46'03.95 北緯 35度43'30.88
舊約中,摩西帶領子民逃離埃及,在曠野中行走四十年,
到達安曼東北廿五公里處的Nebo山頂上,眺望「蜜與奶的故鄉=迦南=應許之地」。
由於上帝懲罰摩西未能堅守誓約,不讓他進入應許之地,摩西抱憾而終。
(摩西帶以色列人出紅海,但以色列人卻膜拜金牛且對神失去信心,
膜拜偶像的舉動觸怒了神。)
Madaba的Mont Nebo(摩西山)是基督教徒朝聖必到之地。
摩西山俯瞰死海遠望耶路撒冷,
由生鐵鑄成的摩西牧羊杖高聳山巔成為一著名的標誌。
公元一世紀,因為基督教迅速傳播,Madaba成為基督徒的聚居地
一八九○年著名的Madaba馬賽克拼圖出土,吸引全世界學者來訪,Madaba更因此一夕成名。
※應許之地:是神向希伯來人先祖亞伯拉罕、以撒和雅各承諾給予的一片土地
在山頂上有間4世紀時建立的摩西紀念教堂,
1930年代天主教方濟會挖掘時,發現許多6.7世紀的馬賽克畫!
2000年,教皇寶羅二世來參觀時,
曾親手種植一棵橄欖樹在教堂旁邊,做為和平的標誌。
資料來源
Swiss Debby,約旦冬遊記:http://blog.udn.com/debby927/645383
中華國外交部,駐約旦代表處:http://www.mofa.gov.tw/webapp/content.asp?CuItem=13244
Wikipedia,約旦: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7%B4%84%E6%97%A6&variant=zh-tw
yahoo!知識+,約旦旅遊: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406072716363
2007年10月16日 星期二
República del Perú-馬丘比丘
馬丘比丘(克丘亞語(南美洲原住民的語言):Machu Piqchu )
馬丘比丘精確的坐標是南緯13度9分23秒,西經72度32分34秒
Machu Piqchu ,「古老的山」之義,也被稱作「失落的印加城市」,
是保存完好至今的前哥倫布時期的印加遺跡。
馬丘比丘位於現今的秘魯境內庫斯科西北130公里
馬丘比丘於1911年被發現,由於獨特的位置,而成了印加帝國最為人所熟悉的標誌。
在1983年,馬丘比丘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定為世界遺產,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之一。
馬丘比丘是統治者帕查庫蒂於1440年左右建立的,直到1532年西班牙征服秘魯時都有人居住。
馬丘比丘可分為三個區域:墓園區、監獄區以及神廟區。
整座廢墟最壯觀的是一望無際的梯田。
而小山丘上有塊碩大的長方形石頭,標面非常平滑,稱為「栓日石」
印加人認為不該從大地上切削石料,因此從周圍尋找分散的石塊來建造城市,
而當時的沒有使用任何坐騎或輪子,但能將這麼多的巨石運送到瑪丘畢丘,
資料來源
Wikipedia,馬丘比丘: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9%A6%AC%E4%B8%98%E6%AF%94%E4%B8%98&variant=zh-tw
台北市自助旅行協會,傳說中的黃金國度http://www.tita.org.tw/view/southamerica.html#4
2007年10月13日 星期六
India-宗教社會
印度在赤道以北
北緯8度4分和37度6分, 東經68度7分和97度25分之間。
印度是世界第七大國, 總面積3,287,263平方公里。
Google map
宗教社會
印度是一個宗教色彩非常濃厚的國家,幾乎能在印度找到世界上所有的宗教,被稱為「宗教博物館」。
其中最重要的宗教是印度教,全印有約83%的人口信仰印度教。
印度教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6世紀雅利安人創立的婆羅門教,公元8世紀左右,商羯羅吸收了一些佛教和耆那教的教義,發展成為印度教。
印度教將人分為四個種姓:婆羅門、剎帝利、吠舍和首陀羅,婆羅門的地位最高,其餘種姓的社會地位依次降低。
各種姓都有自己的道德法規和風俗習慣,一般不能互相通婚。
除了這四個種姓以外,還有一種被排除在種姓之外的人——賤民,即所謂「不可接觸者」,聖雄甘地將賤民稱為「哈里真」(意為神之子),印度獨立後統稱「達利特」(意為受壓迫的人)。
印度教種姓制度下的婦女地位低下,支持童婚,寡婦的境遇悲慘。
種姓制度把印度教社會分成若干社會集團,給印度社會造成了非常惡劣的影響。
雖然印度經歷了經濟的現代化、禁止歧視以及結束階級結構的法律的制訂,種姓制度在印度社會的地位依然重要。
伊斯蘭教是印度的第二大宗教,由於印度人口增長速度很快,印度成為是世界上穆斯林最多的國家。
伊斯蘭教是在公元8世紀隨著阿拉伯帝國的擴張而傳播到印度的,北印的多數王朝統治者都是信奉伊斯蘭教的,因此留下了相當多的伊斯蘭教建築。
作為外來宗教的伊斯蘭教和本土的主要宗教印度教在印度導致了一系列的宗教衝突
印巴分治局面也是因為印度教和伊斯蘭教的矛盾造成的。
其他的宗教團體包括了基督教、錫克教、耆那教、佛教和祆教。
其中,佛教起源於印度,但在印度的影響力已逐漸式微,但佛教的傳播對印度周邊的國家卻造成了相當大的影響。
資料來源
Wikipedia,印度: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8D%B0%E5%BA%A6&oldid=5257407
JUM oIP,Exploring Contemporary India:http://www.jmu.edu/international/abroad/jmu_india/
China Travel,maps india:http://www.cntravel.biz/maps/india.shtml
2007年10月7日 星期日
Ottawa-國會大廈
渥太華在北緯45渡24分,析經75渡40分,
國會大廈
前面的廣場中心有為紀念加拿大建國100周年而設的長明火台。
以和平塔(PEACE TOWER)為中心,和平塔是加拿大國會大廈最高的建築物,高92.2公尺。